电缆桥架内线缆若固定不当,易在振动、温差变化或维护操作中移位,导致线缆相互摩擦磨损绝缘层,或因信号线缆与动力线缆靠近产生干扰,影响系统运行。做好线缆固定与防移位管理,是电缆桥架使用的关键。
首先明确固定核心原则。按“强电与弱电分离、高压与低压分开”分层固定,每层用绝缘扎带或金属卡箍固定;线缆固定间距需适配线缆直径,直径≤10mm的线缆每50cm固定一处,直径>10mm的每30cm固定一处。某数据中心曾因弱电线缆未固定,移位后与动力线缆贴近,导致网络信号频繁中断。
固定方式规范落地。水平敷设的线缆用U型卡箍固定在电缆桥架托臂上,卡箍内侧垫橡胶垫,避免划伤线缆;垂直敷设的线缆用防坠卡固定,每1.5米设置一个,防止线缆自重下拉移位;转弯处线缆需在转弯前后10cm处各加一道固定,避免受力拉扯。
日常维护与调整要点。每月检查电缆桥架中的固定部件是否松动,扎带老化、卡箍锈蚀的及时更换;线缆扩容或检修后,重新梳理并补装固定件,确保无悬空线缆;发现线缆移位,需先排查移位原因(如振动、承重超标),解决后再重新固定。
特殊场景适配。振动环境中选用带锁扣的防松扎带,或在固定点加装减震垫;高温区域用耐高温尼龙扎带(耐温≥120℃),避免低温扎带受热断裂;户外
电缆桥架内线缆固定后,在固定点外侧包裹防水胶带,防止雨水渗入腐蚀。通过规范固定管理,能有效避免线缆移位引发的故障,保障传输稳定。